如果試著把人生譜寫成曲,會是什麼樣子的音樂呢?
《綠之歌》是主角林綠的人生之歌,同時也是作者高妍寫給細野晴臣的一封情書;這本書由細野晴臣作曲的〈收集群風〉歌詞串起,而林綠遇到的人生中第一個悸動的對象,儲存在她手機裡的名字是「玩樂團的朋友」,借用了ゆらゆら帝国的歌名,這首歌紀念了一個重要的夜晚,歌詞裡所描述的,亦是林綠初遇他時懷抱的心情;後來林綠也把他們的相處片段寫成歌詞相贈,以詞代信。
因此,《綠之歌》不僅是一本漫畫,也像一本日記式的小說,更像樂譜,在字裡行間、在畫面的留白處,好像盛裝著各種旋律,我們可以跟著唱和,而我現在敲打的文字彷彿也正在螢幕上律動呢。
閉上眼睛感受風就好。
我心情不好的時候就會像這樣,騎車到河堤。
風會抱住我,穿過衣服直到皮膚。
那位「玩樂團的朋友」本名是簡南峻,與楊德昌導演執導的《一一》男主角同名。電影《一一》和〈收集群風〉在本書中共同承擔了連結台北與東京的重要橋樑,隨處可見它們的蹤跡,不只如此,村上春樹的《海邊的卡夫卡》以及《挪威的森林》於書中也是重要的元素,也就是說,《綠之歌》集結了眾多高妍極私人的愛好之大成,而且毫不保留地透過主角表達她對這些人物及作品熾烈的愛情(果然是日記又是情書),讓我不禁猜測「林綠」與「高妍」的連結度有多高,而高妍又得把自己剖析得多深,才能成就這本如日記般的《綠之歌》呢?
下雨的聲音、海浪的聲音,沒有訊號的收音機…
聽著這些聲音,人就會感到安穩、平靜,
因此白色噪音也被用於治療失眠及耳鳴。
身為樂團White Noise吉他手的南峻治療了林綠的惡夢,於是他成為她的力量泉源,然而她卻試圖留住耳鳴,只希望屬於她的白色噪音能夠持續療癒她,但南峻卻尋不到自己的平靜。
林綠和南峻之間存在著十歲左右的年齡差,南峻引領她看到的一切新事物都讓她驚奇,南峻自己卻卡在現實的瓶頸中;林綠試圖安慰他:「沒事的。一切都會迎刃而解的!」(相信我們年輕時也都懷抱著同樣的大無畏吧),然而她越說越沒底氣,聲音顫抖了起來。南峻笑笑地說:「綠,年輕將保留妳對世界的不了解,這是一件好事。」,不是笑她無知,而是太明白專屬於年輕的無畏有多珍貴。
南峻能夠面對真實的自我、林綠能夠成為自己的力量,這才是《綠之歌》試圖唱給我們聽的。
因此 我也要 /
それでぼくも
收集群風 / 收集群風 / 收集群風 /
風をあつめて 風をあつめて 風をあつめて
渴望在蒼空翱翔 / 蒼空之下
蒼空を翔けたいんです 蒼空を...
纖細的畫風我比較推薦收藏紙本書,因為細緻的線條印刷出來的質感大大提升,而且這本做得超美,小細節很多,翻閱時相當有驚喜感。只是美貌也是要付點代價,材質似乎比較容易磕傷,傷在這麼美的書籍上實在有點心疼,完美主義者建議到書店選購。
1. 1、2話試閱:
2. 裡面提到的歌我最喜歡ゆらゆら帝国的〈バンドをやってる友達(玩樂團的朋友)〉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